微信扫一扫立即咨询
1.溶酶体的发现
1949年,比利时布鲁塞尔细胞病理学院科学家deDuve将大鼠肝组织匀浆,对各种细胞器进行分离,以期找出与糖代谢的酶有关的细胞器,根据实验结果推测细胞中还存在一种新的细胞器。1955年,de Duve与Novikof合作,首次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这种细胞器,1956年被定名为溶酶体。他和他的同事——电子显微镜专家克洛德和帕拉迪分享了197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。
2.溶酶体的结构
至今只在动物细胞中发现溶酶体,溶酶体(lysosome)为细胞浆内由单层脂蛋白膜包绕的内含一系列酸性水解酶的小体。它是一种由单层膜包被的囊状结构,且是一种动态结构。在不同类型细胞中,溶酶体的形态、大小不同。一般呈圆形小泡,直径为0.25~0.8μm,内含多种多样的酸性水解酶,可分解各种外源或内源的大分子物质。因而溶酶体被比喻为细胞内的“酶仓库”“消化系统”。
3.溶酶体的分类和形成
溶酶体的形成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。一般认为,溶酶体里的酶是经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后运输到高尔基体的,在此经过加工、分拣与浓缩,被覆外膜,形成囊泡,然后离开高尔基复合体,此时只含水解酶而不含被催化的底物,称为初级溶酶体。初级溶酶体与细胞内的胞内体、吞噬体和自噬体融合形成复合物,溶酶体中的酸性水解酶发挥作用,将胞内体和吞噬体等逐步消化,此时的溶酶体不仅含有水解酶,而且含有大量被催化的底物,是一种正在进行消化作用的溶酶体,被称为次级溶酶体。次级溶酶体内的消化作用完成后,酶的活力变得很弱甚至丧失,仅留有未消化的残渣,称为残余体。
货号 | 品名 | 规格价格(48T/96T) | UniProtKB |
ELK3300 | Human ACP2(Acid Phosphatase 2, Lysosomal) ELISA Kit | 1960/2800 | P11117 |
ELK2328 | Human ACP3(Acid Phosphatase 3, Prostatic) ELISA Kit | 1960/2800 | P15308 |
ELK9590 | Human TRACP-5b(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5b) ELISA Kit | 1960/2800 | P13685 |
ELK1930 | Human RNASE1(Ribonuclease A) ELISA Kit | 1960/2800 | P07998 |
ELK1791 | Human DNASE1(Deoxyribonuclease I) ELISA Kit | 1960/2800 | P24855 |
ELK1911 | Human CTSK(Cathepsin K) ELISA Kit | 1960/2800 | P43235 |
ELK4714 | Human ARSA(Arylsulfatase A) ELISA Kit | 1960/2800 | P15289 |
ELK2772 | Human GUSb(Glucuronidase Beta) ELISA Kit | 1960/2800 | P08236 |
ELK4035 | Human HAT1(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 1) ELISA Kit | 1960/2800 | O14929 |
ELK9575 | AcCoA(Acetyl CoA) ELISA Kit | 1960/2800 | / |
ELK4042 | Human HDAC1(Histone Deacetylase 1) ELISA Kit | 1960/2800 | Q13547 |
ELK2950 | Human HAase(Hyaluronidase) ELISA Kit | 1960/2800 | / |
目前已发现溶酶体中的酸性水解酶有60余种,包括水解蛋白质、糖类、脂类等物质的酶。例如,酸性磷酸脂酶、组织蛋白酶、核糖核酸酶、透明质酸酶、磷酸转移酶、β-半乳糖苷酶、芳香基硫酸脂酶A和B等。大多数溶酶体里的酶是糖蛋白,但也有例外,如鼠肝细胞和肾细胞溶酶体里的酶大部分是脂蛋白。
4.2来源
溶酶体中的酶与分泌蛋白的形成类似,都是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不成熟的酶,然后在信号肽的引导下进入粗面内质网,经初步加工连接一些糖基团,如葡萄糖、甘露糖和N-乙酰葡萄糖胺等,内质网通过形成囊泡将这些较成熟的酶转运至高尔基体,经高尔基体的再加工,如将N-乙酰葡萄糖胺残基移接到甘露糖残基上等,形成成熟的酶。
4.3特点
溶酶体的膜蛋白多为糖蛋白,溶酶体膜内表面带负电荷,所以有助于溶酶体中的酶保持游离状态,这对行使正常功能和防止细胞自身被消化有着重要意义;
5.1细胞内消化
5.2自溶作用(细胞凋亡)
5.3自体吞噬
清除细胞中无用的大分子、衰老的细胞器等。许多生物大分子的半衰期只有几小时至几天,例如肝细胞中线粒体的平均寿命为10d左右,这就需要溶酶体将其吞噬消化。
5.4防御作用
所有白细胞均含有溶酶体性质的颗粒,能消灭入侵的微生物,如吞噬细胞可吞入病原体,在溶酶体中将病原体进行处理、杀死或降解。然而,也有一些病源菌(例如,麻风杆菌、结核杆菌等)能耐受溶酶体酶的作用,因而能在巨噬细胞内存活。
5.5参与分泌过程的调节
5.6形成精子的顶体
关注微信公众号
微信扫一扫立即咨询
微信扫一扫立即咨询